我院举办“新媒体与社会”教师座谈会暨圆桌论坛
6月2日下午,我院召开了“新媒体与社会”教师座谈会暨圆桌论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胡易容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祥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唐海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吴小坤教授到访并与我院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座谈。我院院长李本乾教授、副院长李晓静教授、新闻传播系副系主任王昊副研究员、副系主任禹卫华副研究员,以及王茜、王大可、陶婷婷、朱頔、黄艺彤、杨枭枭、李耘耕、甘雨梅等教师参加会议。李晓静副院长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院长李本乾教授对四位青年学者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及感谢,同时希望能够与兄弟院系的各位青年才俊积极开展交流和合作,共同做好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随后,胡易容教授、潘祥辉教授、唐海江教授、吴小坤教授针对各自学术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胡易容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业界的从业经历,以及在导师的启蒙下走向跨学科学术研究的经历,他提到,传播学的研究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潘祥辉教授分享了传播学本土化的相关研究经验,他提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唐海江教授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吴小坤教授则分享了如何从文科专业背景向文科、工科跨学科研究转型的经验。
在交流座谈环节,我院教师与四位青年学者从学术创新、传播学研究视角、传播学本土议题的理解与深化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
座谈会结束后,四位青年学者继续参与了以“新媒体与社会”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学术交流会,圆桌论坛由李晓静副院长主持。
在圆桌论坛上,首先由胡易容教授带来《从“上古图文符号”到“微信表情包”——传播符号学的学术跨度与张力》的主题演讲,讲述了上古巴蜀符号在新媒体时代具备的新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同时,他从文化学的角度对疫情以来世界各国对于佩戴口罩意愿进行了考察,分享了关于“口罩符号学”的观点。他表示,佩戴口罩这一原本基于现代医学和科学的行为指南,在各种隐喻和文化的影响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潘祥辉教授讲述了《从碳基时代到硅基时代:硅媒介与人类传播史上的新革命》。他从媒介介质考古的角度出发,讲述了硅元素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及对传播学研究内容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潘教授提出,在电子时代,半导体的出现使得硅元素不断挑战碳元素作为文明和生命基础的地位,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或可以以硅基或者碳基这样的媒介介质作为区分标志。同时,潘教授还分享了关于未来AI智能化时代的一些思考。
唐海江教授的演讲专题为《转向媒介:中国传播史的探索与反思》,并从传播史的名词演化出发,梳理了中国大众传媒史的脉络。他提到,研究媒介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媒介是挖掘人类生命形式的最深层次的工具,媒介考古最终是为了服务当代。
最后,吴小坤教授带来了《刺猬和狐狸之间——新闻传播学科转型驱动下的适应性学习路径探索》的主题演讲。她从个人实践经验出发,介绍了如何培养跨界研究的思维和适应新环境下的学习。她提到,在进行跨界研究时,需要建立在原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有目标性地选择知识的连接点,并保持好奇的内驱力。此外,吴教授也针对自身的研究方向做了详尽的案例分享。
在主题演讲结束后,四位青年学者针对各个话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对谈,并就我院学子的现场提问做出回答与交流。本次“新媒体与社会”教师座谈会暨圆桌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 | 张妍
摄影 | 陈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