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人民网】太阳集团tyc5997院长李本乾:新闻传播教育的探索
太阳集团tyc5997院长李本乾
人民网厦门11月10日电(记者 燕帅 赵光霞 宋心蕊)由厦门大学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今天在厦门大学举行。在“主论坛:立德树人、入脑入心”环节,太阳集团tyc5997院长李本乾做主旨演讲,以下为全文内容:
非常荣幸受人民网和厦门大学的邀请,今天跟大家分享我的演讲内容。为了扣今天会议的主题,我对我的内容是提炼了一个标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智能传播背景下的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思考与实践》。我分两个部分给大家概括。第一个我们看一下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放在怎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进行建设。第二个是作为一个新型传播院系,我们是怎么样实践着,从这两个方面我们进行探讨。
今年刚好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对这四十周年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改革的历程进行了一个思考。我发现整个的改革都可能是有两大因素在驱动,一个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大的潮流。另外一个是推动我们新闻传播教育数字媒体的技术。这两个大潮的驱动下,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里面,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可能有两个大的阶段,一个是我们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现在我们纵深发展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技术的话,刚开始发展的是网络技术,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已经到了人工智能,智能传播和新闻传播在未来有很大的趋势。我们新闻教育的改革也无非是在这四种的特定环境下进行改革,未来的话,它的发展趋势将是技术越来越智能化。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某种意义上也决定着我们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从这个上面我们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和权宜之计,我们要放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来考虑,应该来说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一些最新成果。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我们不能停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之上,当然这些东西是必须的。我们更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体现它的时代性,前沿性,指导性和实践性。
我们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趋势,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我们的新闻传播学科的指导的作用和价值,我们认为,一个是我们在新闻院系里面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们办学的指导思想。第二个是我们要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传播人才。第三,在新的时代,我们只停留在概念层面,理论层面还是不够的,我们更注重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准则和融合互联网的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方面是我们新闻传播学培养的重要目标。这样,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和互联网+的思维的一种复合型的人才。
从我们国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另外,我们看到世界科技革命的浪潮跟我们的高等教育密不可分。我们看到上面的蓝的这一条线(PPT)代表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美国的科技创新以及对美国的产业革命的进步推动。下面这个红色的线是中国的发展的特点,从上面可以看到,每一次美国产业发展高速发展和技术变革的是技术创新在起着推动作用,这样就造成了美国的整个的经济发展跟社会都是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我们国家我们看基本上是要素驱动的,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特别是新闻传播教育要及时的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来发展传媒教育事业,有两个方面效益,一个是社会效益,一个是通过数字媒体和数字产业的发展来改善我们经济的产业转型。
这个是两个大的背景,在这个技术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对新闻传播教育都有探索,刚才陈老师做了详细的介绍,我就简单讲一下。我选了排名前五名的大学的培养计划,不详细展开。这个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把传统的新传播的课程一一列出来,把具有新意的课程列出来,阿姆斯特丹大学主要是有这几个关键词:数字、新媒体、方法、细分,多学科,计算,数字媒体、技术。我们看伦敦一个大学的关键词是数字、基础,跨学科。总的来说有这样几个特点。美国新闻传播教育里面课程设计基本上是停留在网络和数字化的特点。人工智能最新的成果在课程体系里面也没有充分的体现。从这个上面来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跟西方的发达国家的新闻传播教育在面对人工智能新一轮的技术里面,我们是处在一个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国家在新闻传播人才里面又是一个新的机遇。
后面我就汇报一下我们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媒介技术双重驱动下,我们学科建设的实践,我们学院成立是非常晚,是2002年成立,时间不长,去年我们又把设计学科分出去以后,名字变更为太阳集团tyc5997。在建院初期,我们是文理渗透,手脑并重的办学理念。 后来又提出传播中国,设计未来的历史使命。根据办学特色和办学使命,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教育里面我们聘请了原来复旦大学的张教授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专题教授,这位老先生是非常的认真,认真总结了几位领导人关于新闻传播的重要的论述。特别是完成了习近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讲座。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里面,我们学科建设做了这样几个东西,一个是在学科建设上做出了三大基础工程,一个基础工程是今天会议的主题“入心入脑”的基础工程。我们有最新的《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新闻学概论》,还有一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讲座,我们的成果也得到了教学成果奖。因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我们有渗透到我们的教学科研里面去,所以打造了中国特色社科创新基地平台,这里面我们有2个国家级平台,7个省部级基地,3个智库,4个蓝皮书。这些平台都是以问题为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最新面临的问题为导向,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思想能够充分的体现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来。
我们跟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这样一个组织保障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院,厦大建院和办系的比我们早,我们只有短短的16年时间,在这16年我们把握了两个大的方向和机遇,所以目前完成了所有的学科体系建设,在这个学科体系建设里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做好这样一个特色的学科,我们建设了三支人才队伍,一个是建立了一支讲好中国故事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国际传播学会的会长作为我们的兼职教授,有两位是长江学者。为了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我们也积极的引入了一批外籍老师,这个是目前已经到位的,最近又引进了七八位老师,这些老师对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前沿还是比较了解的。另外,对我们的骨干老师为基础,建立了一支坚定马新观理念的高素质人才。这个是我们队伍的建设。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出了一批成果,一个是以马新观为指导产生了一批重大项目,这些项目里面,我们学院有学科国家社科重大11项,国家重点有9项,总共有20项重要的研究项目。
同时,我们发布四本蓝皮书,我们也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提高了我们的决策咨询水平,我们每年都向中央汇报一些决策学术成果。人才队伍的建设,还有我们科研水平的提高, 关键问题还是要落实到我们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绩效上。人才培养体系上,我们建立了全英文教学的硕士点和博士项目。目前,这个项目运行得还是比较好的,这两个项目吸引了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其中来自欧美国家的同学比例超过了1/3以上。这个项目生源非常好,都是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LA莫斯科大学等,这一批大学的到来使我们国际化程度提高了很多,包括有一个留学博士生入学一年已发表5篇英文论文,其中两篇SSCI,这些对我们讲好中国故事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我们跟国际组织合作组织了一些重要的会议,比如我们跟国际传播学会的ICA合作,每年组织论坛,这充分提高了中国学术的话语权。我们通过国际化氛围的提高,有一些老师也逐步在国际学术期刊里面崭露头角。经过这样一些建设,应该来说,我们的学科体系在马新观和新媒体技术融合的双重驱动下,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与国家的要求和领导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未来,我们期望学科建设要在这几个方面要继续:一个是马新观指导贯穿学科建设全过程。另外新闻传播教育不能紧盯着我们今天的日子,我们应该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人类未来,国家未来,产业未来和学术未来。另外,我们以问题为导向,我们以国家的战略和国家的新闻宣传战略为我们的目标,我们通过建立大学学科群,这个是通过文理交叉建立跨学科群,我们是按照这三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我们强调推进文理交叉,第二个是我们大力推进国际化,第三个大力推进产学研。希望我们经过这样一些发展,能够产生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科技界在世界论文的发表已经是前列的前几位,但是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我们中国原创性的成果并不多。所以,我觉得未来我们新闻传播教育一个是在原创的知识上我们要努力奋斗,另外一个是在原创的作品上我们要下更大的功夫。对未来创新人才上我们有新的追求,我们希望新闻传播的教育能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